“2024年,科技创新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以最近引发广泛关注的‘杭州六小龙’为例,虽然都是一些初创型科技企业,但研发出来的产品却闪耀全球,这是我们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实现厚积薄发的结果。”申长雨认为,这一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的总排名提升到了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了26个,连续两年位居各国之首。
为做好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申长雨等人赴浙江调研了包括“杭州六小龙”在内的初创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举行了初创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有关意见和建议。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人工智能作为新兴领域,哪些技术需要保护,应采取什么策略进行保护,如何借助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申长雨说。
据申长雨介绍,围绕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修订了《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及时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热点问题。但他认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还面临不少知识产权方面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下一步,需要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共同发力,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畅通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渠道,及时听取相关诉求和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专利池,形成发展合力,助力企业行稳致远。”申长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