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新气象。”朱皖介绍。
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元,增长超过20%。
创新平台增量提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总数和在全国占比实现“双提升”;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二。
科研攻关成果丰硕。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
2024年,全省高校登记技术合同超万项,与上年同比增长48%;成交额达57亿元,同比增长5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高校成果在湘转化率首次超过50%。
“通过成果转化,我省有校领导获得了股权激励,有一大批科研人员拿到了股权或现金,有百余名教师获评副高以上职称,极大激活了创新动能。”朱皖说。
她表示,新的一年,省科技厅将从“三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供给端发力,健全成果转化导向的评价机制;从需求端发力,加大研发奖补受众面,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从转化端发力,建好用好技术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成果转化渠道更顺畅。
“我们以‘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新气象。”朱皖介绍。
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元,增长超过20%。
创新平台增量提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总数和在全国占比实现“双提升”;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二。
科研攻关成果丰硕。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
2024年,全省高校登记技术合同超万项,与上年同比增长48%;成交额达57亿元,同比增长5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高校成果在湘转化率首次超过50%。
“通过成果转化,我省有校领导获得了股权激励,有一大批科研人员拿到了股权或现金,有百余名教师获评副高以上职称,极大激活了创新动能。”朱皖说。
她表示,新的一年,省科技厅将从“三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供给端发力,健全成果转化导向的评价机制;从需求端发力,加大研发奖补受众面,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从转化端发力,建好用好技术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成果转化渠道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