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中心 > 知识产权讲习所 > 正文
都在说“做品牌” , 但做品牌到底做个啥?(其三 概念篇)
2023-11-01 11:16:37   来源: 正之说   
本来打算这是终篇讲具体实操,但写着写着,发现很多概念要进行定义和解释,于是又分出一篇来理清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从来没有单独“做品牌”这件事,品牌是在企业经营的个体事上生成的,它可能从战略规划中来,也从产品上生成,从销售渠道中生成,也从传播推广中生成……所以当我们说“做品牌”的时候,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品牌从来不是一个单独可以考虑的事。
 
前一篇讲了品牌是产品的牌子,也是社会公众在某个领域的一组消费知识,人们通过这组知识来选择购买。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产品是基础,脱离产品谈品牌那是没有意义的。然后呢,我们搞清几个提到品牌会相搭配的词:认知、心智,以及知识、信息。这些平时我们挂在嘴上的词,还真没把概念搞清楚。心智,英语是mind,主要跟用户心智、抢占心智组合,所以实际意义更接近思维模式,有时也接近知识;认知,通常是个动词,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以及信息加工的过程,如果跟“客户认知”搭配,通常是名词,其实跟知识是一个意思。最后一个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所以先做一个简单概括:信息——认知(动词)——知识——行动。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概念,因为如果不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要实操时也是一笔糊涂账,自己该做什么,做了什么是有效的,根本搞不清,这样对实际工作能有什么指导意义呢?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环节哪个最关键呢?
 
 
 
这里有一个哲学观点叫“控制二分法”,控制能控制的,接受不能控制的。向社会公众传播什么信息,这点是企业能控制的,但是受众能接收到多少信息,以及形成认知的过程,到最后形成怎么样的消费知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我非常反感“抢占心智”、“抢占认知”这种词,因为客户怎么想怎么做,我们是控制不了的,顶多只是影响,也就是有概率和比例,错误理解“抢占”,结果无异于痴人说梦,心理学家研究这么深入这么持续,心理学不还是分成好多个流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定理,人心——是多复杂啊!所以我至今把信息加工的过程当成是黑箱。还有顾客选不选择我们这也是没办法控制的,而且顾客的决策大部分是购买现场做出的,所以我非常关注购买现场的信息环境和顾客购买行为流程。很多时候我们不甘心不满足,往往就是在自己不能控制的那部分要得太多,对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下功夫太少。
 
凯勒提出过一个品牌资产概念: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有区别(差异化)的反应。这个定义其实非常准确,但是大家的阅读理解没做好,关注点错了。很多人都关注到“差异化反应”上,但实际上顾客的反应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这是综合因素之后的结果。有时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营销动作,顾客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到品牌知识上。
 
所以我们做品牌第一步就是先确定要向社会公众传播怎么样信息,也是向社会存储知识,这个“传播”是广义的,不是指广告,而是受众能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的所有形式。从本质来说,我们传播什么信息都可以,我们爱说啥是我们自己的事,但是做企业毕竟是商业行为,有商业目标。所以传播的信息也是以商业为目的,直白点说就是卖货,希望顾客能通过这组信息(知识)来选择购买我们的产品,并且也能记住我们下次再来买,并且能推荐给别人。概括来说,就是这些信息变成顾客知识后,能给我们带来商业效益。
 
我们会看到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品牌模型工具比如品牌屋、品牌金字塔(图片来源于百度),其实际意义就是在编织内容。我们通过大众传播的视角再重新审视一下这些模型工具,你就会发现里面有实际价值的内容并不多,我早年写过不少这样的方案,最后发现其实就是在不断编织和演绎内容,对于真正打造品牌来说没啥用,客户拿了个PPT文本,也就“珍藏”在他的电脑里。
 
 
 
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工具模型的意义,实际这些工具都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它是为我们提供思考和解释的视角,而现在的情况是“做品牌”成了找个模型把里面的内容填完。但是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具体做什么?品牌屋里没行动,这有个毛用啊……所以这是思考工具和梳理工具,不是最终成果,也不是行动方案。现在很多模型非常非常复杂,我随便百度找了张图,完整到令人发指,但是这样一张图到手上后我们怎么执行呢?总得有个主次先后的行动序列吧。所以很多同行的问题是为了工具而工具,为了模型而模型,与解决问题无关。很多客户的问题是收到“工具”就验收,只要填充完表格就是做品牌了。感觉一目了然,实则一无是处。
 
 
第二个误区呢,就是我们编织的内容和传播信息,受众并不是100%接收的,会有大量损耗,能接收1%就算不错了,同时也会有误解,同样一句话同样一幅画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凭着你写的口号和做的logo他们就会形成统一的认知吗?所以在编织内容的时候,不要有本我思维,要服务意识:你是向大众传授关于为什么买你的知识,而且你传达的知识在他们生命中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一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内容的理解成本和传达效率是非常关键的。还有,因为人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质会有不同,你所谓的高大上可能在广大受众眼中无感。(当然也不排除说一个绝佳的设计与顾客瞬间产生共鸣,但是一定冷静评估这个概率和比例)不要自嗨!随时反思这可能只是你美好的愿望。
 
第三个误区,也是目前整个品牌策划行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只策划内容,也就导致很多老板以为做品牌就是“改Logo”“编故事”,或者填完表格(品牌模型)。前面说了,向公众传播信息,所以你得传播啊!有钱就打广告,没钱就把门店或者产品包装做好,这也是传播的触点。内容信息重要吗?非常重要!但是没有触点没有广告不对外传播,再惊为天人的内容也是0。笔杆子很重要,但是最终的报刊发行,集会游行横幅刷墙喊口号才是革命宣传的具体动作。我在第一篇中提到一个品牌流派——精神胜利派,他们犯的就是这个毛病。在当今的信息环境下,你自己不主动出击(冲击力发现感),不刷存在感(触点多),那就在电脑屏幕前孤芳自赏吧。
 
基于这三个误区,和我们能控制的部分,那就要明白“做品牌”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品牌信息 X 接触点,而且这两个事情不是可以分开考虑的。因为接触点不同,可承载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在电器上的铭牌就只能是个简单的Logo组合,户外高炮就只能是简单的配色和单一的信息,详情页信息就可以很丰富,短视频又有自己的规则…所以品牌设计也不是做套VI规范,剩下的是物料应用。而是要盘点自己所有的触点,找到一些关键触点机关算尽,有时看似一个小道具小物料,可能就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公牛电器的刷门头;有时后工序决定前工序,如果一个品牌形象做出来上不了TVC,也上不了POP,在具体触点没法强势应用,那么这个形象设计就是不及格。
 
 
 
其次呢,信息会损耗会误解,所以不要搞什么高深内涵,一定要简单明确直白易于理解,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别人以为。还有知识会遗忘,所以要重复刷存在。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分享过一个沸水理论:打广告就跟煮开水一样,前期一定要把水烧到100度,这样才能沸腾,接下来只要小火就能保持沸腾;但是如果没浇到100度只烧到96度,那前面的加热就全浪费了;如果烧开后不烧了,水也就停止沸腾,所有投入也都浪费了。永远在持续曝光,永远在强化记忆,永远要刷存在感!
 
这篇也算是品牌祛魅,让品牌脱掉神秘主义的外衣,有钱投入当然触点就多,做品牌的效率也就高,没钱投入可以把自身的接触点都利用起来。下一篇就是实战篇,有钱没钱都可以用的实操干货。 
本来打算这是终篇讲具体实操,但写着写着,发现很多概念要进行定义和解释,于是又分出一篇来理清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从来没有单独“做品牌”这件事,品牌是在企业经营的个体事上生成的,它可能从战略规划中来,也从产品上生成,从销售渠道中生成,也从传播推广中生成……所以当我们说“做品牌”的时候,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品牌从来不是一个单独可以考虑的事。
 
前一篇讲了品牌是产品的牌子,也是社会公众在某个领域的一组消费知识,人们通过这组知识来选择购买。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产品是基础,脱离产品谈品牌那是没有意义的。然后呢,我们搞清几个提到品牌会相搭配的词:认知、心智,以及知识、信息。这些平时我们挂在嘴上的词,还真没把概念搞清楚。心智,英语是mind,主要跟用户心智、抢占心智组合,所以实际意义更接近思维模式,有时也接近知识;认知,通常是个动词,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以及信息加工的过程,如果跟“客户认知”搭配,通常是名词,其实跟知识是一个意思。最后一个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所以先做一个简单概括:信息——认知(动词)——知识——行动。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概念,因为如果不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要实操时也是一笔糊涂账,自己该做什么,做了什么是有效的,根本搞不清,这样对实际工作能有什么指导意义呢?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环节哪个最关键呢?
 
 
 
这里有一个哲学观点叫“控制二分法”,控制能控制的,接受不能控制的。向社会公众传播什么信息,这点是企业能控制的,但是受众能接收到多少信息,以及形成认知的过程,到最后形成怎么样的消费知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我非常反感“抢占心智”、“抢占认知”这种词,因为客户怎么想怎么做,我们是控制不了的,顶多只是影响,也就是有概率和比例,错误理解“抢占”,结果无异于痴人说梦,心理学家研究这么深入这么持续,心理学不还是分成好多个流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定理,人心——是多复杂啊!所以我至今把信息加工的过程当成是黑箱。还有顾客选不选择我们这也是没办法控制的,而且顾客的决策大部分是购买现场做出的,所以我非常关注购买现场的信息环境和顾客购买行为流程。很多时候我们不甘心不满足,往往就是在自己不能控制的那部分要得太多,对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下功夫太少。
 
凯勒提出过一个品牌资产概念: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有区别(差异化)的反应。这个定义其实非常准确,但是大家的阅读理解没做好,关注点错了。很多人都关注到“差异化反应”上,但实际上顾客的反应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这是综合因素之后的结果。有时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营销动作,顾客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到品牌知识上。
 
所以我们做品牌第一步就是先确定要向社会公众传播怎么样信息,也是向社会存储知识,这个“传播”是广义的,不是指广告,而是受众能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的所有形式。从本质来说,我们传播什么信息都可以,我们爱说啥是我们自己的事,但是做企业毕竟是商业行为,有商业目标。所以传播的信息也是以商业为目的,直白点说就是卖货,希望顾客能通过这组信息(知识)来选择购买我们的产品,并且也能记住我们下次再来买,并且能推荐给别人。概括来说,就是这些信息变成顾客知识后,能给我们带来商业效益。
 
我们会看到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品牌模型工具比如品牌屋、品牌金字塔(图片来源于百度),其实际意义就是在编织内容。我们通过大众传播的视角再重新审视一下这些模型工具,你就会发现里面有实际价值的内容并不多,我早年写过不少这样的方案,最后发现其实就是在不断编织和演绎内容,对于真正打造品牌来说没啥用,客户拿了个PPT文本,也就“珍藏”在他的电脑里。
 
 
 
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工具模型的意义,实际这些工具都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它是为我们提供思考和解释的视角,而现在的情况是“做品牌”成了找个模型把里面的内容填完。但是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具体做什么?品牌屋里没行动,这有个毛用啊……所以这是思考工具和梳理工具,不是最终成果,也不是行动方案。现在很多模型非常非常复杂,我随便百度找了张图,完整到令人发指,但是这样一张图到手上后我们怎么执行呢?总得有个主次先后的行动序列吧。所以很多同行的问题是为了工具而工具,为了模型而模型,与解决问题无关。很多客户的问题是收到“工具”就验收,只要填充完表格就是做品牌了。感觉一目了然,实则一无是处。
 
 
第二个误区呢,就是我们编织的内容和传播信息,受众并不是100%接收的,会有大量损耗,能接收1%就算不错了,同时也会有误解,同样一句话同样一幅画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凭着你写的口号和做的logo他们就会形成统一的认知吗?所以在编织内容的时候,不要有本我思维,要服务意识:你是向大众传授关于为什么买你的知识,而且你传达的知识在他们生命中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一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内容的理解成本和传达效率是非常关键的。还有,因为人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质会有不同,你所谓的高大上可能在广大受众眼中无感。(当然也不排除说一个绝佳的设计与顾客瞬间产生共鸣,但是一定冷静评估这个概率和比例)不要自嗨!随时反思这可能只是你美好的愿望。
 
第三个误区,也是目前整个品牌策划行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只策划内容,也就导致很多老板以为做品牌就是“改Logo”“编故事”,或者填完表格(品牌模型)。前面说了,向公众传播信息,所以你得传播啊!有钱就打广告,没钱就把门店或者产品包装做好,这也是传播的触点。内容信息重要吗?非常重要!但是没有触点没有广告不对外传播,再惊为天人的内容也是0。笔杆子很重要,但是最终的报刊发行,集会游行横幅刷墙喊口号才是革命宣传的具体动作。我在第一篇中提到一个品牌流派——精神胜利派,他们犯的就是这个毛病。在当今的信息环境下,你自己不主动出击(冲击力发现感),不刷存在感(触点多),那就在电脑屏幕前孤芳自赏吧。
 
基于这三个误区,和我们能控制的部分,那就要明白“做品牌”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品牌信息 X 接触点,而且这两个事情不是可以分开考虑的。因为接触点不同,可承载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在电器上的铭牌就只能是个简单的Logo组合,户外高炮就只能是简单的配色和单一的信息,详情页信息就可以很丰富,短视频又有自己的规则…所以品牌设计也不是做套VI规范,剩下的是物料应用。而是要盘点自己所有的触点,找到一些关键触点机关算尽,有时看似一个小道具小物料,可能就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公牛电器的刷门头;有时后工序决定前工序,如果一个品牌形象做出来上不了TVC,也上不了POP,在具体触点没法强势应用,那么这个形象设计就是不及格。
 
 
 
其次呢,信息会损耗会误解,所以不要搞什么高深内涵,一定要简单明确直白易于理解,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别人以为。还有知识会遗忘,所以要重复刷存在。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分享过一个沸水理论:打广告就跟煮开水一样,前期一定要把水烧到100度,这样才能沸腾,接下来只要小火就能保持沸腾;但是如果没浇到100度只烧到96度,那前面的加热就全浪费了;如果烧开后不烧了,水也就停止沸腾,所有投入也都浪费了。永远在持续曝光,永远在强化记忆,永远要刷存在感!
 
这篇也算是品牌祛魅,让品牌脱掉神秘主义的外衣,有钱投入当然触点就多,做品牌的效率也就高,没钱投入可以把自身的接触点都利用起来。下一篇就是实战篇,有钱没钱都可以用的实操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