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漳州核电后,国内又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成功完成了主设备安装的重要节点。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机组……在知识产权的助力下,批量化建设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正快速稳步向前推进。
一波三折 技术方案终成型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正式投入运营。然而,同一时间,国际上已经出现了百万千瓦商用大型核电机组。那么,中国自己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又在哪里?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下称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深知,我国核电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他回忆,1996年,秦山二期核电站顺利开工后,中国核动力院开展了中国自主百万千瓦核电技术的研究。很快,团队提出的CNP1000方案被进一步细化、推广。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国外核电竞争等因素,这一方案最终没能实现落地。
尽管努力并不总能带来肯定,刘昌文仍然选择带领团队继续前行。2007年,CNP1000方案又增加了22项重要的改进措施升级为CP1000,形成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这一方案也成为“华龙一号”的雏形。2011年初,该方案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并得到批准建设,在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项目中落地应用。
2011年6月,CP1000的研发团队迎来新进展——中核集团按照“国四条”要求,启动核电技术重点科技专项,重新布局核电技术研发,开展顶层设计。经过两个月的论证,一个新的ACP1000方案成功出炉。“A”代表先进,即在CP1000的基础上,增加最先进、要求最严苛的多项安全措施,这就是今天的“华龙一号”。
日积月累 专利布局有妙招
“我们获得专利金奖了!”2021年6月,中核集团知识产权联络员杨柯第一时间将“华龙一号”核心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的喜讯报告给了研发团队。
消息传来,团队人员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奖项的授予,不仅意味着团队历经近30年研发创新的心血得到了高度认同,还代表着我国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自主知识产权之路,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华龙一号’的研发难度大,其知识产权管理要求高,要想统筹实施好这个项目,我们必须打破壁垒,凝聚众智。”杨柯介绍,中国核动力院根据“华龙一号”的知识产权产出特点和保护要求,创新性地建立起基于项目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机制,打破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部门的条块分割,共同助力“华龙一号”实现知识产权目标。
“我们会同知识产权专员,重点针对三代核电技术关键领域知识产权情况,以及‘华龙一号’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态势、风险和目标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评议,并以之为依据,全盘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杨柯介绍,在专利检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业内对于核电燃料组件开展了专利布局,可能导致“华龙一号”有关技术方案发生知识产权风险。对此进行预警后,技术人员针对性采取措施,不仅设计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关技术方案,提升了技术效果,相关方案还斩获了第二十一届、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知识产权工作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典范案例。
携手并进 创新研发破壁垒
“国外在三代核电方面已经进行了30余年的探索,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壁垒。我们要想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必须通过研发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方案与知识产权。”刘昌文表示,获得金奖的专利“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正是包含了“177堆芯”创新设计与“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安全设计理念这两大创新,实现了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的平衡,有力保护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177堆芯”带来了电站更高的利用率。刘昌文表示,最终实践证明,这一创新使得堆芯换料周期由通常的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核电站可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刘昌文介绍,“华龙一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背后,中核集团协同国内17家高校、科研机构,联合58家国有企业与140余家民营企业,共同实现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拥有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软件等多个领域。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之盾,“华龙一号”研发建设进展一日千里。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投入商运,首堆前后仅耗时68.7个月,创造世界三代核电机组首堆最短建设记录,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福清5号机组投入商运后,‘华龙一号’被评为当年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刘昌文激动地表示。
如今,“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外陆续落地,成为我国核电建设的主力机型。在此基础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新先进改进技术必将不断涌现,在引领国内外先进绿色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刘弘一)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华龙”已腾飞 重器成“名片”)
(编辑:晏如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
这是继漳州核电后,国内又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成功完成了主设备安装的重要节点。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机组……在知识产权的助力下,批量化建设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正快速稳步向前推进。
一波三折 技术方案终成型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正式投入运营。然而,同一时间,国际上已经出现了百万千瓦商用大型核电机组。那么,中国自己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又在哪里?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下称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深知,我国核电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他回忆,1996年,秦山二期核电站顺利开工后,中国核动力院开展了中国自主百万千瓦核电技术的研究。很快,团队提出的CNP1000方案被进一步细化、推广。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国外核电竞争等因素,这一方案最终没能实现落地。
尽管努力并不总能带来肯定,刘昌文仍然选择带领团队继续前行。2007年,CNP1000方案又增加了22项重要的改进措施升级为CP1000,形成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这一方案也成为“华龙一号”的雏形。2011年初,该方案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并得到批准建设,在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项目中落地应用。
2011年6月,CP1000的研发团队迎来新进展——中核集团按照“国四条”要求,启动核电技术重点科技专项,重新布局核电技术研发,开展顶层设计。经过两个月的论证,一个新的ACP1000方案成功出炉。“A”代表先进,即在CP1000的基础上,增加最先进、要求最严苛的多项安全措施,这就是今天的“华龙一号”。
日积月累 专利布局有妙招
“我们获得专利金奖了!”2021年6月,中核集团知识产权联络员杨柯第一时间将“华龙一号”核心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的喜讯报告给了研发团队。
消息传来,团队人员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奖项的授予,不仅意味着团队历经近30年研发创新的心血得到了高度认同,还代表着我国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自主知识产权之路,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华龙一号’的研发难度大,其知识产权管理要求高,要想统筹实施好这个项目,我们必须打破壁垒,凝聚众智。”杨柯介绍,中国核动力院根据“华龙一号”的知识产权产出特点和保护要求,创新性地建立起基于项目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机制,打破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部门的条块分割,共同助力“华龙一号”实现知识产权目标。
“我们会同知识产权专员,重点针对三代核电技术关键领域知识产权情况,以及‘华龙一号’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态势、风险和目标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评议,并以之为依据,全盘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杨柯介绍,在专利检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业内对于核电燃料组件开展了专利布局,可能导致“华龙一号”有关技术方案发生知识产权风险。对此进行预警后,技术人员针对性采取措施,不仅设计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关技术方案,提升了技术效果,相关方案还斩获了第二十一届、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知识产权工作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典范案例。
携手并进 创新研发破壁垒
“国外在三代核电方面已经进行了30余年的探索,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壁垒。我们要想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必须通过研发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方案与知识产权。”刘昌文表示,获得金奖的专利“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正是包含了“177堆芯”创新设计与“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安全设计理念这两大创新,实现了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的平衡,有力保护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177堆芯”带来了电站更高的利用率。刘昌文表示,最终实践证明,这一创新使得堆芯换料周期由通常的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核电站可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刘昌文介绍,“华龙一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背后,中核集团协同国内17家高校、科研机构,联合58家国有企业与140余家民营企业,共同实现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拥有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软件等多个领域。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之盾,“华龙一号”研发建设进展一日千里。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投入商运,首堆前后仅耗时68.7个月,创造世界三代核电机组首堆最短建设记录,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福清5号机组投入商运后,‘华龙一号’被评为当年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刘昌文激动地表示。
如今,“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外陆续落地,成为我国核电建设的主力机型。在此基础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新先进改进技术必将不断涌现,在引领国内外先进绿色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刘弘一)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华龙”已腾飞 重器成“名片”)
(编辑:晏如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