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中心 > 知识产权讲习所 > 正文
茅台停止一切联名,不搞了
2023-09-28 10:56:02   来源: 公关界头条   
每次联名都能火上热搜,且联名产品每次上架后都迅速被抢光,也就茅台有这魅力了吧。
 
不过这几天,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宣布将停止“+茅台”周边产品的开发。
 
并强调,茅台国际大酒店作为茅台酒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与最具行业影响力的国企、民企、外企展开了合作,完成了“喝、吃、品、饮、带”的产品矩阵生态布局,即提供茅台酒、茅台宴、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和酒心巧克力等产品。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关姐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毕竟前几次的联名爆火,已经为茅台赚足了流量和收割了不少年轻粉丝,这个时候叫停确实也足够了,毕竟物极必反,继续联名确实很容易损坏品牌的高端形象。

联名本身是把双刃剑
 
流量固然重要,但是品牌还是比流量更为重要。
 
纵观这几次的联名出圈,从29元的“小巧支”,到19元的酱香拿铁,再到20元一颗的巧克力,每次都被一抢而空。茅台确实借此刷新了自身在年轻人心中的高价形象,也打破了自己原有的传统认知,怎么看都是赢麻了。

但是对比每次联名的热度,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几次的联名中,只有“酱香拿铁”成为现象级的存在,后续推出的酒心巧克力热度却维持不久,用户的热情开始消退。
 
而“酱香拿铁”的成功,除了咖啡和白酒自带的差异化新鲜感以及瑞幸遍地门店的加持之外,还有就是这次联名本身具备了无限的讨论空间,比如网友各种玩梗“醉着醒”或者戏谑来杯酱香“不要冰和咖啡液”,以及其他品牌的蹭热度……这波联名本身就自带热度。
 
而与德芙联名的酒心巧克力就不一样,无论是价格上“比德芙的普通巧克力贵了10倍。”,还是网友分享了很久之前就有这样的创意,可以说从口味还是创意上,都没办法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所以说,“酱香拿铁”的现象级曝光确实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茅台联名热度的逐渐消散,也验证了IP过度滥用的后果,过多的联名合作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的模糊和稀释,这样很容易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消费者对茅台的兴趣下降,甚至失去其所代表的高端形象。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联名多了,新鲜感就没有了,只会自降身价。

茅台叫停联名

很及时
 
联名能带来新鲜感,自然也能带走新鲜感,这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而茅台此次及时止损,也是恰到好处。
 
对于茅台而言,联名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深化品牌IP,进一步打开年轻人的市场,所以借助联名的方式,将年轻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茅台产品本身上来,无疑也是种很好的营销方式。
 
正如丁雄军所说,酒是茅台立业之基、发展之本,始终是“主业中的主业、拳头中的拳头”。茅台这几波营销的出圈,已经很好地在年轻人心中建立起了有趣好玩的形象。
 
当然再继续联名,却只会适得其反,茅台一个月来两次联名,频繁营销“+茅台”周边,自然也会让用户失去兴趣,毕竟联名能发挥的空间也不会很多,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这波“见好就收”,茅台既维持了在目标消费群体心中的高端形象,也成功走入年轻圈层,既打破了自身“只在中老年饭局出现”的刻板印象,也能赋予用户更多年轻的想象空间,既结束了自己变成料酒的年轻化闹剧,也很好稳住了自己的格调,简直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换句话说,此次及时叫停也让前几次的联名成为茅台年轻化营销的其中一环。而至于后面该如何持续打动年轻人,其实需要的更多是文化和产品等多个层面的升级,这都是一条很长的路。
奢侈品需要年轻
但更需要稀缺性
 
茅台虽然需要年轻人的关注和认同,与消费品相结合也的确可以吸引眼球,但也需要保持稀缺性,以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感。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价值越高,茅台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稀缺商品”,早就超越了消费品,成为了扎扎实实的硬通货、投资品。而这几次频繁的联名,却反而将茅台的稀缺性给稀释了。
 
其次,500ml53度飞天茅台酒正是贵州茅台的大单品,官方指导价1499元,但联名的产品单价从之前的66元一杯的冰淇淋,到30元左右的雪糕冰棍,19块钱的雪糕,再到20元一颗的巧克力,每一次的联名茅台都在不断降低身价,削弱茅台的品牌力。
从另一个层面看,奢侈品的受众主要还是富人,且茅台的主要受众其实也是中年人居多,年轻化布局只是其中一小环罢了,所以过分追求联名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茅台而言,偶尔的反差联名是好事,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且自带社交属性,但是频繁联名确实是在损害品牌的调性。而找到与自己同调性的品牌进行联名,或者深耕自己的文化才是品牌年轻化的长久之计。
 
说到最后,茅台在出圈后及时叫停,也体现了品牌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不仅拥抱了年轻消费者,注重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和独特性,也成功找到了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体之间的平衡点,不得不说,茅台这波拥抱年轻群体的布局属实成功。
 
每次联名都能火上热搜,且联名产品每次上架后都迅速被抢光,也就茅台有这魅力了吧。
 
不过这几天,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宣布将停止“+茅台”周边产品的开发。
 
并强调,茅台国际大酒店作为茅台酒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与最具行业影响力的国企、民企、外企展开了合作,完成了“喝、吃、品、饮、带”的产品矩阵生态布局,即提供茅台酒、茅台宴、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和酒心巧克力等产品。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关姐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毕竟前几次的联名爆火,已经为茅台赚足了流量和收割了不少年轻粉丝,这个时候叫停确实也足够了,毕竟物极必反,继续联名确实很容易损坏品牌的高端形象。

联名本身是把双刃剑
 
流量固然重要,但是品牌还是比流量更为重要。
 
纵观这几次的联名出圈,从29元的“小巧支”,到19元的酱香拿铁,再到20元一颗的巧克力,每次都被一抢而空。茅台确实借此刷新了自身在年轻人心中的高价形象,也打破了自己原有的传统认知,怎么看都是赢麻了。

但是对比每次联名的热度,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几次的联名中,只有“酱香拿铁”成为现象级的存在,后续推出的酒心巧克力热度却维持不久,用户的热情开始消退。
 
而“酱香拿铁”的成功,除了咖啡和白酒自带的差异化新鲜感以及瑞幸遍地门店的加持之外,还有就是这次联名本身具备了无限的讨论空间,比如网友各种玩梗“醉着醒”或者戏谑来杯酱香“不要冰和咖啡液”,以及其他品牌的蹭热度……这波联名本身就自带热度。
 
而与德芙联名的酒心巧克力就不一样,无论是价格上“比德芙的普通巧克力贵了10倍。”,还是网友分享了很久之前就有这样的创意,可以说从口味还是创意上,都没办法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所以说,“酱香拿铁”的现象级曝光确实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茅台联名热度的逐渐消散,也验证了IP过度滥用的后果,过多的联名合作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的模糊和稀释,这样很容易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消费者对茅台的兴趣下降,甚至失去其所代表的高端形象。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联名多了,新鲜感就没有了,只会自降身价。

茅台叫停联名

很及时
 
联名能带来新鲜感,自然也能带走新鲜感,这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而茅台此次及时止损,也是恰到好处。
 
对于茅台而言,联名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深化品牌IP,进一步打开年轻人的市场,所以借助联名的方式,将年轻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茅台产品本身上来,无疑也是种很好的营销方式。
 
正如丁雄军所说,酒是茅台立业之基、发展之本,始终是“主业中的主业、拳头中的拳头”。茅台这几波营销的出圈,已经很好地在年轻人心中建立起了有趣好玩的形象。
 
当然再继续联名,却只会适得其反,茅台一个月来两次联名,频繁营销“+茅台”周边,自然也会让用户失去兴趣,毕竟联名能发挥的空间也不会很多,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这波“见好就收”,茅台既维持了在目标消费群体心中的高端形象,也成功走入年轻圈层,既打破了自身“只在中老年饭局出现”的刻板印象,也能赋予用户更多年轻的想象空间,既结束了自己变成料酒的年轻化闹剧,也很好稳住了自己的格调,简直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换句话说,此次及时叫停也让前几次的联名成为茅台年轻化营销的其中一环。而至于后面该如何持续打动年轻人,其实需要的更多是文化和产品等多个层面的升级,这都是一条很长的路。
奢侈品需要年轻
但更需要稀缺性
 
茅台虽然需要年轻人的关注和认同,与消费品相结合也的确可以吸引眼球,但也需要保持稀缺性,以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感。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价值越高,茅台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稀缺商品”,早就超越了消费品,成为了扎扎实实的硬通货、投资品。而这几次频繁的联名,却反而将茅台的稀缺性给稀释了。
 
其次,500ml53度飞天茅台酒正是贵州茅台的大单品,官方指导价1499元,但联名的产品单价从之前的66元一杯的冰淇淋,到30元左右的雪糕冰棍,19块钱的雪糕,再到20元一颗的巧克力,每一次的联名茅台都在不断降低身价,削弱茅台的品牌力。
从另一个层面看,奢侈品的受众主要还是富人,且茅台的主要受众其实也是中年人居多,年轻化布局只是其中一小环罢了,所以过分追求联名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茅台而言,偶尔的反差联名是好事,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且自带社交属性,但是频繁联名确实是在损害品牌的调性。而找到与自己同调性的品牌进行联名,或者深耕自己的文化才是品牌年轻化的长久之计。
 
说到最后,茅台在出圈后及时叫停,也体现了品牌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不仅拥抱了年轻消费者,注重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和独特性,也成功找到了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体之间的平衡点,不得不说,茅台这波拥抱年轻群体的布局属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