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现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1亿人。按照国际惯例,知识产权人员占科技人员的比例为4%,据此计算,我国约需要400万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但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总量仅为65万名左右,人才缺口在300万名以上,人才培养成为制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瓶颈。
知识产权涉及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交叉学科属性。从实践需求来看,理工科知识背景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门槛和最佳第一学历,同时具备理工背景、精通法律、知晓经管、外语基础较好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最受欢迎。知识产权贯穿创新链的全过程,技术研发、创新管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对应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服务和运用。因此,知识产权人才需要具备六种能力,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护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服务能力和运用能力。如何又好又快地培养一流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构建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出具备知识产权六种能力的人才?围绕这些问题,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理工文复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探索。
自2005年起,学校秉持“理工为基、交叉为要、实务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高层次、复合型和国际化培养目标,采取学科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学生融合等多维融合举措,加强推进知识产权与理工法经管的融合,培养一流知识产权人才。
学科融合方面,采用多种模式开展“理工+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经管法”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学历教育,实现新工科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一是在全国率先创设本硕贯通的“3+1+2”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3+1”即本科阶段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全过程嵌入知识产权和经管法知识学习,“2”即硕士阶段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主要培养内容,重点培养知识产权研究和创新能力。二是在全国较早开展知识产权第二学位和双学位教育,招收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培养面向产业、服务机构一线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三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知识产权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知识产权与经管学科融合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融合方面,设计“以理工法经管融合为主线,以六种能力培养为支撑”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横向融合、纵向递进的课程体系,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服务和运用全流程的复合递进式课程体系。一是加强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知识产权学院与机械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协同探索跨学科课程重组改革,合作共建的“发明创造学”入选学校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重点建设项目。此外,还建设了“专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课程,实现知识和方法的重组及学科集成的知识创新。《发明创造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知识产权创造学》入选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二是构建产科教协同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等16个校内实践教育平台,江苏知识产权研究院、江苏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校内科研训练平台,以及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等31家校外实践基地,建成江苏省唯一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教育中心,覆盖从创造、运用、保护到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实验课程,完整支撑知识产权人才实务能力培养。这些平台不仅满足专利检索、文书撰写、知识产权代理等基础实务能力的训练,同时可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专利导航预警和挖掘布局等高端实务能力培养。三是牵头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和江苏省人才学会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委员会,整合江苏省知识产权科教资源,打造知识产权产学研共生共赢平台,实现课程、教材和实践基地共享。
师资融合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学院引进和培养具有理工法经管复合知识背景的专业师资,具有多学科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师资比例达到60%,专业知识背景涵盖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能源工程等多个理工类学科,以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和社会学等多个人文类学科。二是学校拓展教学开放与合作思维,在知识产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打造高水平师资融合教学团队,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建立多学科交叉、以需求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共同完成《专利文件撰写》等教材编撰、案例收集与定制、教案编写及课程讲授等工作,加强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师资之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双师制”,同时配备理工人文导师、校内校外导师,实现学生理工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无缝对接、交叉渗透。
学生融合方面,一是在课堂内,理工科、法律、经管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组建跨学科学习小组,利用理论和实践知识,共同解决科研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检验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设的成效。二是在课堂外,学生通过参与“发明创造学研究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协会”等社团,利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实践方式,进行跨学院、跨学科有机融合式学习。
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培养5000余名复合型知识产权精英人才,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5万余人次。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出国/升学率达到70%,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2/3进入知识产权一线服务领域,10%成为法官、检察官,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5%以上。一批毕业生创业成功,成为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始人,多名校友打赢多起跨国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案,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维护了国内企业的权益。
(作者:廖文和 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科技部《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现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1亿人。按照国际惯例,知识产权人员占科技人员的比例为4%,据此计算,我国约需要400万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但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总量仅为65万名左右,人才缺口在300万名以上,人才培养成为制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瓶颈。
知识产权涉及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交叉学科属性。从实践需求来看,理工科知识背景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门槛和最佳第一学历,同时具备理工背景、精通法律、知晓经管、外语基础较好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最受欢迎。知识产权贯穿创新链的全过程,技术研发、创新管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对应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服务和运用。因此,知识产权人才需要具备六种能力,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护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服务能力和运用能力。如何又好又快地培养一流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构建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出具备知识产权六种能力的人才?围绕这些问题,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理工文复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探索。
自2005年起,学校秉持“理工为基、交叉为要、实务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高层次、复合型和国际化培养目标,采取学科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学生融合等多维融合举措,加强推进知识产权与理工法经管的融合,培养一流知识产权人才。
学科融合方面,采用多种模式开展“理工+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经管法”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学历教育,实现新工科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一是在全国率先创设本硕贯通的“3+1+2”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3+1”即本科阶段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全过程嵌入知识产权和经管法知识学习,“2”即硕士阶段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主要培养内容,重点培养知识产权研究和创新能力。二是在全国较早开展知识产权第二学位和双学位教育,招收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培养面向产业、服务机构一线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三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知识产权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知识产权与经管学科融合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融合方面,设计“以理工法经管融合为主线,以六种能力培养为支撑”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横向融合、纵向递进的课程体系,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服务和运用全流程的复合递进式课程体系。一是加强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知识产权学院与机械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协同探索跨学科课程重组改革,合作共建的“发明创造学”入选学校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重点建设项目。此外,还建设了“专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课程,实现知识和方法的重组及学科集成的知识创新。《发明创造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知识产权创造学》入选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二是构建产科教协同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等16个校内实践教育平台,江苏知识产权研究院、江苏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校内科研训练平台,以及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等31家校外实践基地,建成江苏省唯一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教育中心,覆盖从创造、运用、保护到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实验课程,完整支撑知识产权人才实务能力培养。这些平台不仅满足专利检索、文书撰写、知识产权代理等基础实务能力的训练,同时可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专利导航预警和挖掘布局等高端实务能力培养。三是牵头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和江苏省人才学会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委员会,整合江苏省知识产权科教资源,打造知识产权产学研共生共赢平台,实现课程、教材和实践基地共享。
师资融合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学院引进和培养具有理工法经管复合知识背景的专业师资,具有多学科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师资比例达到60%,专业知识背景涵盖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能源工程等多个理工类学科,以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和社会学等多个人文类学科。二是学校拓展教学开放与合作思维,在知识产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打造高水平师资融合教学团队,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建立多学科交叉、以需求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共同完成《专利文件撰写》等教材编撰、案例收集与定制、教案编写及课程讲授等工作,加强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师资之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双师制”,同时配备理工人文导师、校内校外导师,实现学生理工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无缝对接、交叉渗透。
学生融合方面,一是在课堂内,理工科、法律、经管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组建跨学科学习小组,利用理论和实践知识,共同解决科研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检验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设的成效。二是在课堂外,学生通过参与“发明创造学研究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协会”等社团,利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实践方式,进行跨学院、跨学科有机融合式学习。
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培养5000余名复合型知识产权精英人才,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5万余人次。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出国/升学率达到70%,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2/3进入知识产权一线服务领域,10%成为法官、检察官,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5%以上。一批毕业生创业成功,成为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始人,多名校友打赢多起跨国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案,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维护了国内企业的权益。
(作者:廖文和 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