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展服务 > 产业集群服务 > 产业集群资讯 > 正文
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试基地将有何担当?
2023-08-22 11:19:45   来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作为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载体。

近日,长沙市科技局首批认定9家中试基地,涉及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连日来,记者在这批中试基地走访调查,明显感受到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像长沙盛夏的天气一样火热。

当前,长沙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试基地在这个重要历史使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长沙又将如何推动中试基地的具体建设?来看记者的调查。

图片

▲长沙俯瞰图。

政策支持真金白银

02:27

【视频】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丨专访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有数据显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获悉,为打通研发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今年全市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认定工作,首批认定的9家中试基地包括大飞机起降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机械基础零部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新能源材料、医疗器械、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粮食安全、大型精密绿色铸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据了解,这些基地在2022年已中试服务企业140余家,推动中试产品上市40余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今年1月初,《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对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进行真金白银的支持。

该办法规定,中试基地支持经费从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采取事后补助方式进行支持。对经认定的中试基地,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服务性收入的20%给予补贴,不超过100万元。鼓励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区县(市)、园区、社会资本根据产业需求新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投入运营并经认定后,按建设过程中中试场地建设、中试设备购置、产品和样机试制、研发人员费用以及检验检测费用等实际投资额(不含土地购置费)的15%给予一次性补贴,不超过500万元。对新建的中试基地,鼓励区县(市)、园区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

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长沙相继推出多个政策组合拳来扶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项数突破800亿元、2万项,分别增长54.3%、117.2%;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近三年提升13个百分点达38%。今年截至5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项、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86.71%、70.64%。

加速成果转化作用凸显

《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试基地定位于创新链中下游,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链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长沙的中试基地在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过程中,更是填补了不少行业空白,创新价值熠熠生辉。

图片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是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记者在该中试基地了解到,基地主要开展机械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检测、标准化技术验证、仪器共享、技术咨询,产品性能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小批量试产等中试服务,将填补湖南省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测及中试服务项目空白。

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闯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为省内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星邦智能等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在开展成果中试与转化2年多的时间里,共完成中试服务500多项,建立项目库20多项,成果转化项目收益达1800多万元。

图片

▲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闯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吕闯透露,每一项研发成果都要由20多人的团队,经过数月不断努力、上百次验证才能完成最终的成果转化。在他看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最关键的就是研发与创新,中试基地正是其中的重要桥梁。

吕闯介绍,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将助力长沙培育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助力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提升装备制造业硬实力。

图片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记者在长沙市大飞机起降系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了解到,该基地的依托单位是湖南飞机起降系统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基地为国内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系统地面动力学分析提供实测数据,填补了国内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地面动力学关键技术空白。

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科研人员往往注重从0~1的原始技术研发,而从1~100则需要进行中试放大,需要企业工程师团队的参与。高校院所的创新点子如何才能变成现实成果、实现产业化?建设中试基地,正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图片

▲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晓峰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是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公司总经理喻晓峰告诉记者,该基地凭借在新能源领域首创的“一步法”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新技术,建成了全球首条锂云母矿年产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为突破我国70%以上锂资源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基地聚焦成果转化,累计孵化科技企业650家、培育院士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服务170多项高校科技成果项目在湖南本土转化,合同总金额近9亿元。

图片

▲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近年来通过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王坤波告诉记者,基地目前主要聚焦农林植物包括药食同源园艺植物的功能成分深度开发利用,以茶叶为例,基地的深加工水平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王坤波介绍,目前已在校内建设了5000多平米的研究室和3000多平米的现代化中试基地,并在广东、浙江等14个省(市)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20多个。

图片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王坤波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接下来,基地将继续以茶叶等特色植物资源为对象,以突破植物功能成分利用行业面临的基础性、共同性、关键性工程技术瓶颈为重点,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示范,依托高新技术将廉价的农林植物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天然产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健康产业延伸,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图片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

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获悉,近年来,长沙市科技局支持企业主动吸纳承接校所科技成果,鼓励在长校所面向市内企业开展技术开发、转让与许可,推动在长校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分别给予最高补贴标准10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今年以来,长沙市科技局共发布科技成果两批次270余项,已促进在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3254项,合同金额116.54亿元。

8月初,《长沙市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其中特别提到要搭建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要建设开放共享的中试基地,鼓励基地围绕尖端产品创制、概念产品试制、紧缺产品研制等中试需求,提供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小批量试生产、产品性能检测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内,长沙市将围绕22条产业链,加强中试基地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到2024年力争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达到15家以上。我们相信,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漫漫征途中,中试基地,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那一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作为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载体。

近日,长沙市科技局首批认定9家中试基地,涉及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连日来,记者在这批中试基地走访调查,明显感受到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像长沙盛夏的天气一样火热。

当前,长沙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试基地在这个重要历史使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长沙又将如何推动中试基地的具体建设?来看记者的调查。

图片

▲长沙俯瞰图。

政策支持真金白银

02:27

【视频】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丨专访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有数据显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获悉,为打通研发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今年全市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认定工作,首批认定的9家中试基地包括大飞机起降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机械基础零部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新能源材料、医疗器械、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粮食安全、大型精密绿色铸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据了解,这些基地在2022年已中试服务企业140余家,推动中试产品上市40余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今年1月初,《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对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进行真金白银的支持。

该办法规定,中试基地支持经费从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采取事后补助方式进行支持。对经认定的中试基地,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服务性收入的20%给予补贴,不超过100万元。鼓励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区县(市)、园区、社会资本根据产业需求新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投入运营并经认定后,按建设过程中中试场地建设、中试设备购置、产品和样机试制、研发人员费用以及检验检测费用等实际投资额(不含土地购置费)的15%给予一次性补贴,不超过500万元。对新建的中试基地,鼓励区县(市)、园区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

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长沙相继推出多个政策组合拳来扶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项数突破800亿元、2万项,分别增长54.3%、117.2%;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近三年提升13个百分点达38%。今年截至5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项、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86.71%、70.64%。

加速成果转化作用凸显

《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试基地定位于创新链中下游,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链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长沙的中试基地在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过程中,更是填补了不少行业空白,创新价值熠熠生辉。

图片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是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记者在该中试基地了解到,基地主要开展机械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检测、标准化技术验证、仪器共享、技术咨询,产品性能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小批量试产等中试服务,将填补湖南省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测及中试服务项目空白。

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闯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为省内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星邦智能等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在开展成果中试与转化2年多的时间里,共完成中试服务500多项,建立项目库20多项,成果转化项目收益达1800多万元。

图片

▲湖南中机申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闯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吕闯透露,每一项研发成果都要由20多人的团队,经过数月不断努力、上百次验证才能完成最终的成果转化。在他看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最关键的就是研发与创新,中试基地正是其中的重要桥梁。

吕闯介绍,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将助力长沙培育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助力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提升装备制造业硬实力。

图片

▲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记者在长沙市大飞机起降系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了解到,该基地的依托单位是湖南飞机起降系统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基地为国内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系统地面动力学分析提供实测数据,填补了国内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地面动力学关键技术空白。

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科研人员往往注重从0~1的原始技术研发,而从1~100则需要进行中试放大,需要企业工程师团队的参与。高校院所的创新点子如何才能变成现实成果、实现产业化?建设中试基地,正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图片

▲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晓峰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是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公司总经理喻晓峰告诉记者,该基地凭借在新能源领域首创的“一步法”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新技术,建成了全球首条锂云母矿年产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为突破我国70%以上锂资源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基地聚焦成果转化,累计孵化科技企业650家、培育院士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服务170多项高校科技成果项目在湖南本土转化,合同总金额近9亿元。

图片

▲长沙市新能源材料中试基地。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的依托单位,近年来通过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王坤波告诉记者,基地目前主要聚焦农林植物包括药食同源园艺植物的功能成分深度开发利用,以茶叶为例,基地的深加工水平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王坤波介绍,目前已在校内建设了5000多平米的研究室和3000多平米的现代化中试基地,并在广东、浙江等14个省(市)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20多个。

图片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王坤波接受长沙广电新闻中心记者采访。

接下来,基地将继续以茶叶等特色植物资源为对象,以突破植物功能成分利用行业面临的基础性、共同性、关键性工程技术瓶颈为重点,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示范,依托高新技术将廉价的农林植物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天然产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健康产业延伸,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图片

▲长沙市植物功能成分利用中试基地。

记者从长沙市科技局获悉,近年来,长沙市科技局支持企业主动吸纳承接校所科技成果,鼓励在长校所面向市内企业开展技术开发、转让与许可,推动在长校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分别给予最高补贴标准10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今年以来,长沙市科技局共发布科技成果两批次270余项,已促进在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3254项,合同金额116.54亿元。

8月初,《长沙市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其中特别提到要搭建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要建设开放共享的中试基地,鼓励基地围绕尖端产品创制、概念产品试制、紧缺产品研制等中试需求,提供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小批量试生产、产品性能检测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内,长沙市将围绕22条产业链,加强中试基地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到2024年力争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达到15家以上。我们相信,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漫漫征途中,中试基地,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那一笔。